经济统计
客服中心
湖北省松滋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
电话:07166245654
网址:www.szgsxh.cn
邮箱:szgsxh2020@163.com
地址:湖北省松滋市城东工业园
松滋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2015年,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,市委、市政府高举“工业兴市”大旗,深入落实“两个唯一”理念,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,统筹做好稳增长、调结构等工作,全市经济保持了缓中趋稳、稳中有进、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2015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.7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0.4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9.26亿元,增长5.3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5.77亿元,增长10.0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3.69亿元,增长13.5%。全市生产总值构成为17.9:48.4:33.7。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236元,比上年增长10.4%
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509人,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69人。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0%。
二、农业
农业经济稳步发展。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40.31亿元,可比增长5.4%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.38亿元,比上年增长2.7%。其中:农业产值25.58亿元,增长4.9%;林业产值0.92亿元,增长14.2%;牧业产值28.58亿元,下降1.2%;渔业产值7.30亿元,增长9.9%。农、林、牧、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39.7%、1.4%、44.4%、11.3%。
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1.09万亩,增长1.5%;粮食总产量37.00万吨,增长3.8%。其中:夏粮播种面积26.04万亩,总产4.69万吨;夏粮中小麦播种面积21.01万亩,总产3.57万吨,秋粮播种面积85.05万亩,总产32.31万吨;秋粮中早稻播种面积17.90万亩,总产6.09万吨;中稻播种面积30.87万亩,总产13.70万吨;晚稻播种面积19.51万亩,总产7.42万吨,棉花产量为0.80万吨,减产28.8%,油料产量为7.14万吨,减产3.7%,全年蔬菜总产22.89万吨,增长5.1%;水果总产19.15万吨,增长15.3%。
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。全年生猪出栏123.21万头,同比下降4.0%;年末生猪存栏76.81万头,同比下降3.9%;牛出栏9838头,同比下降10.1%;羊出栏12.71万只,同比增长2.0%;家禽出笼817.8万只,同比下降2.7%,禽蛋产量1.56万吨,增长7.6%;肉类产量10.96万吨,同比下降3.9%。
水产养殖稳定增长。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5.40万亩,同比增长1.3%;水产品产量4.01万吨,同比增长6.9%。
全市造林面积34725亩,同比下降19.3%,森林覆盖率28.74%,苗木产量1504万株,木材产量4.20万立方米。
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39亩,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003亩,新增机电排灌面积2446亩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2.1万千瓦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3.19亿元,可比增长11.9%,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2.5%。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0家,实现产值328.61亿元,增长13.6%,销售产值316.02亿元,产销率96.17%。工业用电需求保持平稳水平,全市工业用电量6.61亿千瓦时,增长6.6%。工业利税显著提高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4.61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1%;实现利润总额21.20亿元,比上年增长4.9%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.85%。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较快增长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0.58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5%。
重点产品产量平稳增长。全年白酒产量达3686万升,增长9.9%,水泥产量170.95万吨,增长22.3%,服装3034万件,下降3.6%,磷酸一铵8.8万吨,下降7.5%,纱3.25万吨,下降7.5%,大米128.10万吨,增长12.2%,饲料19.28万吨,增8.3%,电光源9030万只,下降37.5%。
建筑业稳步发展。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.58亿元,可比增长0.8%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2家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.8亿元,增长0.8%,实现利润总额1.1亿元,税金0.9亿元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0.0万平方米,增长1.3%,其中:本年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5.2万平方米,招投标承包面积148.3万平方米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7.2万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(不含农户)244.80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1%。其中: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35.64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0%。按产业划分,第一产业投资10.56亿元,下降1.6%;第二产业投资145.35亿元,增长36.0%;第三产业投资88.90亿元,增长3.0%。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中,民间投资完成158.6亿元,增长28.2%,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(不含农户)的64.8%。全市农村农户完成投资4.35亿元,增长36.4%。全市施工项目526个,其中,本年新开工项目442个。
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减缓。2015年,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9.16亿元,增长0.4%,商品房销售面积31.09万平方米,增长52.1%,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4.03亿元,增长46.7%。
五、国内外贸易和旅游
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旺盛。2015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.27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全年129家限上贸易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.97亿元,同比增长15.1%,高出零售总额增幅2.3个百分点。
外贸出口增势趋稳。全市出口总额16003万美元,同比增长12.1%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,同比下降218.9%。
旅游业持续升温。2015年,全市接待旅客220万人次,同比增长31.0%,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,同比增长25.0%。
六、交通和邮电
2015年,全市完成水路货运量188万吨、货物周转量93800万吨公里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437公里。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0876辆,比上年末增长18.5%。
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506万元,比上年增长0.7%。其中:邮政业务总量8807万元,比上年增长1.3%。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.53万户,比上年下降8.3%;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8.75万户,增长2.4%;国际互联网9.27万户,比上年增长7.4%。
七、财政和金融
财政收入平稳增长。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1.51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1%。其中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.66亿元,增长13.4%。全年税收收入17.27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0%,其中:国税征收8.94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4%;地税征收8.33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0%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8.42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9%,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.5%。全市增值税5.23亿元,下降6.0%;营业税2.21亿元,增长24.0%;企业所得税4.94亿元,增长42.3%;个人所得税4843万元,下降10.5%。
财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全市财政总支出67.71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9%,其中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.41亿元,增长16.1%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.67亿元,增长0.8%。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2.80亿元,增长25.7%,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.2%,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.80亿元,增长37.2%,医疗卫生支出5.29亿元,增长32.6%,教育支出6.32亿元,增长7.3%。
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4.45亿元,比年初增加34.78亿元,同比增长13.9%。其中住户存款204.30亿元,比年初增加25.34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人均存款达2.64万元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.81亿元,比年初增加14.85亿元,同比增长17.7%,其中短期贷款14.56亿元,比年初减少3.22亿元,中长期贷款32.60亿元,比年初增加12.36亿元。
八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和科技事业
全市小学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32932人和26375人,招生人数分别为6277人和8913人,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268人和9011人。全市有2所职业高中,在校学生2488人。幼儿园在园幼儿16957人。
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机构数24个。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8.6万册。艺术馆、群艺馆、博物馆各1个,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。
卫生事业不断进步。年末全市医疗机构382个,卫生机构人员数3938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11人。全市拥有各类病床2651张。
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。全年共争取国家、省科技项目无偿资金达268万元,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量7项;专利申请量达97项,其中发明专利16项,实用新型专利39项,外观设计专利42项;专利授权量85项。
九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2015年,全市公安部门统计的年末户籍人口83.74万人,其中:城镇人口17.57万人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.46万人(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),其中:城镇人口36.61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7185人,出生率为9.28‰;死亡人口4405人,死亡率为5.69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59‰。
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6元,增长10.4%,其中: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5元,增长10.3%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0元,增长9.2%。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全市社保基金收入5.09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4%。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6.40万人,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.67万人;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.70万人,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.82万人;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93.27万人。年末全市有3.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.37万人。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9.8%。
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。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828张;城镇便民、利民服务网点30个;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3.36万人,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.53万人。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
注:1.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;
2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- 2024-12-09低息惠企助“个体”,多维发力促繁荣——松滋
- 2024-09-21万家柑橘盈街巷,共襄小乡大热闹——松滋市“
- 2024-09-19w勿忘国耻 砥砺奋进向未来——松滋市个私协会城
- 2024-09-14走街串店问冷暖 服务帮到需求上——松滋市个私
- 2024-09-07物阜民丰斯家场 人文厚重古商埠
- 2024-08-31松滋以市个私协会为首站,迅速启动第三届“个
- 2024-08-17听老城故事 品老城特色——松美滋美食城乐乡大
- 2024-08-14乐乡大集渐入佳境,取经宜都再提热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