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统计
客服中心
湖北省松滋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
电话:07166245654
网址:www.szgsxh.cn
邮箱:szgsxh2020@163.com
地址:湖北省松滋市城东工业园
松滋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2014年,松滋市委、市政府按照“加快建成支点,力争走在前列”的总要求,克服诸多压力和挑战,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,松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结构优化,质量提升。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200.81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.5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9.01亿元,增长4.2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7.67亿元,增长10.6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.13亿元,增长13.8%。全市生产总值构成为19.4:48.6:32.0。
据劳动部门统计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007人,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647人。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0%。
二、农业
农业经济全面发展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.68亿元,比上年增长4.3%。其中:农业产值25.09亿元,增长1.2%;林业产值0.80亿元,增长15.0%;牧业产值30.57亿元,增长3.2%;渔业产值6.50亿元,增长40.5%。农、林、牧、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39.4%、0.01%、48.0%、10.2%。
主要农产品喜获丰收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.40万亩,增长4.6%;粮食总产量35.65万吨,增长4.2%。其中:夏粮播种面积25.85万亩,总产4.96万吨;夏粮中小麦播种面积20.66万亩,产量3.80万吨,秋粮播种面积83.55万亩,总产30.69万吨,增长4.8%;秋粮中早稻播种面积17.81万亩,总产6.03万吨;中稻播种面积31.41万亩,总产13.10万吨;晚稻播种面积18.95万亩,总产7万吨,棉花产量为1.12万吨,减产28.1%,油料产量为7.41万吨,减产2.8%,全年蔬菜总产21.78万吨,增长2.8%;水果总产16.6万吨,增长5.8%。
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。全年出栏肉猪128.36万头,比上年增长2.1%;年末生猪存栏79.97万头,同比下降4.0%;牛出栏10685头,同比下降22.6%;羊出栏12.46万头,同比增长7.3%;家禽出笼840.63万只,同比增长3.7%;禽蛋14546吨,同比下降5.1%;肉类产量11.40万吨,同比增长1.9%。
水产养殖稳定增长。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5.20万亩,同比增长1.8 %;水产品产量3.75万吨,同比增长18.3%。
全市造林面积42987亩,同比下降29.3%,森林覆盖率36.13%,苗木产量1173万株,木材产量3.27万立方米。
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304亩,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788亩,新增机电排灌面积20019亩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8.2万千瓦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5.08亿元,增长11.4%,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.1%。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43家,实现产值289.07亿元,增长14.4%,销售产值278.46亿元,产销率96.3%。工业用电需求保持平稳水平,全市工业用电量6.20亿千瓦时,增长4.9%。
工业利税显著提高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5.95亿元,比上年增长9.3%;实现利润总额20.11亿元,比上年增长3.1%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4.59%。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较快增长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9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1%。
重点产品产量平稳增长,全年白酒产量达3353万升,下降25.2%,水泥产量139.77万吨,增长13.1%,服装3133万件,增长26.8%,磷酸一铵9.51万吨,增长60.3%,纱2.94万吨,增长11.7%,大米114.17万吨,增长14.8%,饲料17.80万吨,增187.0%,电光源14458万只,下降5.6%。
建筑业稳步发展。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.60亿元,增长6.9%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6家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.5亿元,下降1.9%,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,税金0.7亿元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.9万平方米,下降1.7%,其中:本年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1.8万平方米,招投标承包面积153.4万平方米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1.8万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(不含农户)203.89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1%。其中: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94.77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9%。按产业划分,第一产业投资12.14亿元,增长29.8%;第二产业投资106.86亿元,增长15.2%;第三产业投资81.01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1%。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中,民间投资完成112.5亿元,增长22.7%,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(不含农户)的55.2%。全市农村农户完成投资3.19亿元,增长22.8%。全市施工项目408个,其中,本年新开工项目346个。
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减缓。2014年,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9.12亿元,下降6.2%,商品房销售面积20.43万平方米,下降0.4%,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.57亿元,增长8.4%。
五、国内外贸易和旅游
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旺盛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.39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4%。全年143家限上贸易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8.41亿元,同比增长16.5%,高出零售总额增幅2.1个百分点。
出口下降。全市出口总额10745万美元,同比下降12.7%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80万美元,同比下降75.6%。
旅游业持续升温。全年全市接待旅客168万人次,同比增长4.3%,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,同比增长18.1%。
六、交通和邮电
全年完成水路货运量150万吨、货物周转量9000万吨公里,均增长42.9%。完成水路客运量270万人、旅客周转量270万人公里,均下降15.6%。全市等级公里通车里程3155公里。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4485辆,比上年末增长40.9%。
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218万元,比上年增长3.2%。其中:邮政业务总量8697万元,比上年增长6.1%。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2137户,比上年下降9.6%;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75858户,增长2.0%;国际互联网86293户,比上年增长12.0%。
七、财政和金融
财政收入较快增长。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8.81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7%。其中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.80亿元,增长27.1%。全年税收收入15.28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5%,国税征收8.10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4%;地税征收7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29.3%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7.27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3%,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.3%。全市增值税5.78亿元,增长10.9%;营业税1.78亿元,增长15.0%;企业所得税3.51亿元,增长56.8%;个人所得税5412万元,增长137.4%。
财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全市财政总支出54.22亿元,比上年增长31.7%,其中,一般预算支出35.68亿元,增长16.4%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.64亿元,增长18.8%。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6.10亿元,增长17.1%,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73.2%,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.22亿元,增长2.1%,医疗卫生支出3.99亿元,增长3.3%,教育支出5.89亿元,增长18.7%。
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较快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9.67亿元,比年初增加37.44亿元,同比增长17.6%。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9.01亿元,比年初增加24.11亿元,同比增长15.6%,人均存款达2.31万元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.96亿元,比年初增加20.20亿元,同比增长31.7%,其中短期贷款42.96亿元,比年初增加13.41亿元,中长期贷款40.86亿元,比年初增加7.02亿元。
八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和科技事业
全市小学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31650人和25584人,招生人数分别为5742人和8038人,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550人和10633人。全市有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,在校学生2455人。幼儿园在园幼儿16317人。
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机构数24个,从业人员180人。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8.1万册。艺术馆、群艺馆、博物馆各1个,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。
卫生事业不断进步。年末全市医疗机构374个,卫生机构人员数3862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10人。全市拥有各类病床2476张。
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。全年共争取国家、省科技项目无偿资金达674.1万元,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量5项;专利申请量达76项,其中发明专利5项,实用新型专利35项,外观设计专利36项;专利授权量50项。
九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2014年全市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84.58万人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.36万人(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)。全年出生人口7267人,出生率为9.39‰;死亡人口4610人,死亡率为5.96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.44‰。
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4元,增长11.0%,其中: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95元,增长9.9%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8元,增长12.2%。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民政福利事业稳步发展。全市养老、医疗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继续扩大,社会救济体系不断完善。全市社保基金收入5.09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4%。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.39万人,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.63万人,其中: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人1.31万人和4.68万人,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.40万人;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.72万人和5.48万人,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63.43万人。年末全市有1.5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.87万人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.87万人,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.67万人,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
注:1.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;
2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- 2024-12-09低息惠企助“个体”,多维发力促繁荣——松滋
- 2024-09-21万家柑橘盈街巷,共襄小乡大热闹——松滋市“
- 2024-09-19w勿忘国耻 砥砺奋进向未来——松滋市个私协会城
- 2024-09-14走街串店问冷暖 服务帮到需求上——松滋市个私
- 2024-09-07物阜民丰斯家场 人文厚重古商埠
- 2024-08-31松滋以市个私协会为首站,迅速启动第三届“个
- 2024-08-17听老城故事 品老城特色——松美滋美食城乐乡大
- 2024-08-14乐乡大集渐入佳境,取经宜都再提热度